在位于重慶的西南大學外國語學院5樓教室,每周六晚7點到8點半,這里會準時舉行免費的“星期日英語班”。
“星期日英語班”有5個班,根據(jù)學生們的年齡段和英語水平,分為1個中級班、2個初級班和2個基礎班,每班有10名—25名學生。給他們講課的,多是西南大學外國語學院大一、大二的學生,學院教師有時也來上課,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這個班已經堅持了44年。
周六上課,為何叫“星期日英語班”?這背后有段關于堅守與熱愛的故事。
1981年,重慶市208地質隊退休工程師陳嶺峰,與妻子易啟貴在自家客廳創(chuàng)辦了免費英語學習班,周日上課,取名“星期日英語班”。西南師范學院外語系(現(xiàn)西南大學外國語學院)一直關注并支持這個公益項目,選派師生義務上課并提供教學場地。
2010年,易啟貴將“星期日英語班”正式移交給西南大學外國語學院。學院接手后,成立了玉蘭志愿者服務團負責“星期日英語班”。
玉蘭志愿者服務團成員、西南大學外國語學院大二學生朱娜娜介紹,后來,成人學員逐漸減少,未成年學生越來越多??紤]到孩子們星期日回家太晚會影響第二天上學,服務團就把“星期日英語班”的上課時間改為每周六晚。
截至目前,“星期日英語班”共服務了6500余名未成年學生、4000余名成人學生,西南大學2500余名學生志愿者與200余名教師志愿者在這里登臺授課。(來源:重慶日報記者??作者:李周芳??李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