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助學湘西,“坤叔”變成了“坤爺爺”
129次走進鳳凰縣、資助3081個學生……這位東莞人入圍“湖南好人”候選人
20多年來,從廣州到懷化南的高鐵通了,銅仁機場通往鳳凰的交通也方便了,但時常來湘西助學的坤叔習慣了那列從廣州到吉首的綠皮火車。睡一覺,醒來就到了。
坤叔本名張坤,東莞市千分一公益服務中心終身榮譽理事長。從1998年開始,張坤和他的團隊來過湘西鳳凰縣129次,資助了3081個學生,鳳凰的山村苗寨留下了他的腳印。
日前公布的3月“湖南好人”候選人中,這名非湘籍人士名列其中。
23年助學路,東莞“坤叔”變“坤爺爺”
在張坤看來,鳳凰縣是自己愛心團隊的“發(fā)源地”,也是助學任務最重的地區(qū)。每年9月份,受校區(qū)合并、學生升學等影響,很多學生的信息發(fā)生變化。對受助學生重新核定,是坤叔和團隊來湘的主要目的。
每年的這個時候,張坤都要來到千工坪九年制學校、木里鄉(xiāng)新桃小學、木里中心完小……召集受助學生,發(fā)生活費、糖果;與老師核對學生的信息……
“坤叔!你是坤叔!我們都認得你,到我家坐一坐吧。”有一次,正要離開吉信鎮(zhèn)大塘村時,一位村民叫住了張坤。老人叫吳真權,他的兩個侄女曾受過張坤的資助。他清晰地記得,當年坤叔到村里探訪時,正是從他家附近的山路經過。
坤叔的湘西助學故事得從1997年說起,當時的鳳凰一中校長向一位在東莞工作的鳳凰籍作家求助,稱該縣某鄉(xiāng)鎮(zhèn)的34名學生,有11人因貧面臨輟學。1998年,這位作家?guī)е?1個貧困學生的資料找到坤叔,希望他“哪怕認助一個也好”。張坤沒有多想,一口氣資助了所有孩子。
從此,這條從廣東到湘西的助學路,張坤一直走了下去。最多的一年,他去了15次鳳凰。23年來,坤叔的助學方式從未改變:給助學金、蓋希望小學。當年那一頭黑發(fā)的“坤叔”,如今已成了滿頭白發(fā)的“坤爺爺”。
受助者回到母校當老師:
把坤叔精神傳遞下去
木里中心完小受資助的歐春閃,師范專業(yè)畢業(yè)后,如今回到了母校當老師。歐春閃8歲時,母親因精神問題走失,12歲時,父親又因病離世,只留下她和兩個姐姐。
小學四年級那年,歐春閃遇到了坤叔?!八菚r身子很瘦,衣服破破爛爛,性格孤僻?!崩な逯两袢杂浀煤芮宄?。在坤叔的幫助下,歐春閃通過半工半讀等方式,最終完成學業(yè)。
“從小內心自卑,他(張坤)帶給我的不僅是物質上的幫助,更多是精神上的激勵?!睔W春閃說,作為過來人,她要把坤叔的精神傳遞下去,激勵更多貧困孩子。
“過去每到開學,都會收到一批需要資助的學生名單,壓力的確很大,現在需要資助的學生數量明顯減少。”23年來,湘西的變化讓張坤感受頗深。近年來,一系列扶貧措施在這片集中連片特困地區(qū)得到落實:路通了,泥磚房被改造了,教學設施改善了……
記者了解到,如今鳳凰縣每年預算安排學生助學金1700萬元,確保貧困學生資助全覆蓋,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同時,張坤團隊的持之以恒,帶動激發(fā)了諸多社會力量加入,很多當地的中小企業(yè)組團資助學生。
(■記者 張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