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今天我們學的是四年級語文下冊的第一課《古詩詞三首》,請大家認真看資料、課文抄一遍,讀五遍,音頻至少聽三遍……”結束了一天防疫志愿工作的謝彬蓉匆匆回家,打開平板電腦點開了一個名叫“扎甘洛2020年春季停課不停學”的微信群,給孩子們發(fā)教學視頻、布置作業(yè)并在線解答問題。
疫情之下,各地延期開學。身在重慶渝北家中的退役軍人謝彬蓉,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搭建起了“空中課堂”,為遠在四川省涼山州美姑縣扎甘洛村的26名彝族孩子定制專屬網(wǎng)課,用這種方式陪伴孩子們疫情防控期間的讀書生活。
謝彬蓉和孩子們在一起。受訪者供圖
先當學生再當老師 量身打造專屬網(wǎng)課
網(wǎng)課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不易,首先便是上課方式的選擇。謝彬蓉說,扎甘洛村的孩子們白天要忙農(nóng)活,時間上有所沖突,加上設備設施限制,統(tǒng)一時間進行直播上課不太現(xiàn)實。而網(wǎng)絡上的網(wǎng)課太多,對于扎甘洛村不太精通漢語的孩子們來說速度快、信息量大,有些晦澀難懂。
“既然孩子們聽不懂網(wǎng)課,那就讓我先學一遍,再來教他們吧。”就這樣,謝彬蓉開始了“先當學生再當老師”的特別教學生活。
雖然謝彬蓉對網(wǎng)絡軟件、教學平臺的使用也不太得心應手,但為了孩子們,她擠出了除做志愿工作的所有時間,來慢慢學習摸索,建了人生中第一個微信群,并最終挑選比較出了四個學習平臺的網(wǎng)課,先聽課做筆記,再用自己的理解轉(zhuǎn)換成孩子們能學懂的方式教給他們。一堂課下來至少要寫滿六、七張A4的白紙,雖然費時間,但是卻是最管用的。
“牛兒,你看看你的作文,老師已經(jīng)把錯別字給你標出來了,你把這些錯別字再抄寫一遍,不懂的再來問我?!?/p>
“小布,你這次的作業(yè)完成得非常不錯,一定要堅持再接再厲好嗎?”
教學、答疑、作業(yè)反饋等教學工作,都在“扎甘洛2020年春季停課不停學”微信群里進行。只要群里有動靜,不管多晚,謝彬蓉都會打開看看,只要是孩子們或家長發(fā)的信息,她都會最快回復。
謝彬蓉手寫的作業(yè)題。 受訪者供圖
風和蒲公英的約定 隔屏相望等你回家
疫情發(fā)生后,謝彬蓉不能回到孩子們身邊,但她并沒有閑著。2月初,她不但以黨員身份交了1000元特殊黨費,還以退役軍人身份捐了1000元支持戰(zhàn)“疫”,更在第一時間加入到社區(qū)防疫一線的志愿者隊伍中,協(xié)助社區(qū)工作者開展業(yè)主的信息摸排、宣傳防疫知識、上街巡查等工作。
而在千里之外,扎甘洛村的26個孩子正殷切地盼著謝彬蓉“回家”。地莫曲里就是其中之一?!拔姨貏e想念上課時同學們嘻嘻嘻哈哈的笑聲,和您給我們講課時的溫暖與微笑……自從當了您的學生以后,我就覺得很幸福、快樂,也特別溫暖。”在信里,地莫曲里向謝媽媽表達著思念之情。
牛兒也在微信上跟謝彬蓉撒嬌:“好久沒見想你了?!薄扒皫滋觳皇遣砰_了視頻嗎?”“那也不行呀!視頻跟真實的不一樣,我更想見到你本人。我以后要好好讀書,長大后要成為老師這樣的好人!”
“阿嫫在那邊還好嗎?您什么時候能回來?”面對孩子們的期盼,謝彬蓉回了一句話:“會的,會回來的,還記得風和蒲公英的約定嗎?”
《風和蒲公英的約定》是謝彬蓉去年四月份和孩子們?nèi)ゲ善压r寫的一首詩:“每到春天,風兒就會帶著蒲公英的孩子們,去遠方旅行,看繽紛的世界。你們就是蒲公英,剛一放假,就開始了對老師的期待。老師是風兒,剛一開學,就回來了。”
(胡虹、代婧靚、龔祉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