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
程亞娟,女,1973年9月生,遼寧省沈陽市某小吃店店主。程亞娟在沈陽魯園勞務(wù)市場附近開了一家小吃店,22年間,她的小店為需要幫助的人提供了6000多碗免費的“愛心面”。她只希望受助者有能力時,記得幫助一下身邊需要幫助的人,把愛傳遞下去。
一份送了22年的“單人套餐”
來自陜西農(nóng)村的程亞娟憑著勤勞和誠信,靠著4元一碗的岐山臊子面在沈陽站穩(wěn)了腳。但她依舊能感受到出門在外的不易和無助。于是,她在面館的門口,張貼著這樣一張告示:免費吃飯,如果你在沈陽沒有收入,遇到困難,你可以來小店,告訴本店人員,來份“單人套餐”,吃完直接走就行,不用客氣。只希望在以后您有能力的日子里,記得幫助一下身邊需要幫助的人,把愛傳遞。
讓她沒想到的是,這碗“愛心面”促成了愛的接力,很多人慕名前來,就餐后多轉(zhuǎn)一些錢,把愛心“存”在這里。那些前來獻愛心的陌生人,總是轉(zhuǎn)完錢就走,不愿留下自己的姓名,程亞娟實在攔不住,就只能把對他們的印象,作為“名字”寫在獎狀上貼在墻上。如今這面墻已經(jīng)貼滿了“愛心”。
到2021年5月,程亞娟收到的愛心款共計2500元,她想方設(shè)法地把這些愛心傳遞出去。2021年5月12日,她看到朝陽一位小男孩跌到開水鍋里急需社會救助,就把自己收到的愛心面款2500元全部送到了醫(yī)院;2022年1月,她捐出800元給西安當(dāng)時滯留被困人員購買生活物資;2022年4月,17天內(nèi)她送出960碗面條幫助被困務(wù)工人員并捐出300元救助款……程亞娟說:“我會繼續(xù)把大家的這份愛心再傳遞下去,用在更有需要的地方,讓我們這個城市因為愛越來越美麗。”
“來姨這里過大年”
程亞娟的小店靠近東北大學(xué),她又用愛心溫暖了許多不能回家的孩子。新冠疫情的春節(jié)期間,她發(fā)起了“歡迎陜西孩子一起過年”的行動。
“陜西人逢年過節(jié)吃面是大事,咱們陜西人最愿意吃臊子面,逢年過節(jié)都會吃。所以我提供免費的臊子面給孩子們,讓他們在沈陽也能找到歸屬感。”程亞娟建起了一個微信群,里面有東北大學(xué)的陜西孩子,也有社會上過年不能回家的陜西老鄉(xiāng)。
“大概十多個人,就在我這個小店過的春節(jié)?!背虂喚暾f,這樣做是給在沈陽的老鄉(xiāng)一點溫暖,讓他們在異地也能吃到家鄉(xiāng)的味道,同時也給自己帶來了溫暖,“大家一起過了兩天春節(jié),很熱鬧很開心。”
其中一個陜西學(xué)生讓程亞娟很記掛,那孩子的哥哥也在沈陽,是一名消防員。程亞娟特意將這孩子叫來過年,“因為家里條件不是太好,臨走我還送給了他200元的‘壓歲錢’。”程亞娟笑著說。
其實程亞娟在很早就有了幫助別人的想法,程亞娟說,她從小生活在陜西農(nóng)村,父親是個小手藝人,走街串巷,走到哪兒趕上飯點,別人都會給他一口飯吃?!霸谠蹅冴兾鬓r(nóng)村,誰家都會這么做?!背虂喚暾f,所以自己開了飯店,延續(xù)了父輩的這一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