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想著孩子們可以有個閱讀和休養(yǎng)心靈的地方?!苯衲臧耸畾q的劉惠蘭是茶亭鎮(zhèn)東城中學的退休教師。雖已至耄耋之年,但那份對教育的熱愛與執(zhí)著從未減退。自建免費書屋,拿出萬本藏書供學生們免費閱讀。11月3日,劉惠蘭的家中又擠滿了前來閱讀的孩子們。
教學三十年 投身教育事業(yè)
時逢周末,前來書屋內閱讀的孩子絡繹不絕。劉惠蘭則坐在一旁安靜地收拾著孩子們看完的書籍,陽光正盛,一片安靜和諧的景象。
“我是從1969年開始教學的,一教就是30多年?!北藭r,年僅25歲的劉惠蘭剛嫁到茶亭鎮(zhèn),開始了自己的教育生涯。盡管當時的條件異常艱苦,幾間簡陋至極的土坯房,搭配著破舊不堪的桌椅便是教室,但這并未成為阻擋她教書育人的熱忱。
就是在這樣樸素而簡陋的環(huán)境中,劉惠蘭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學校歷史上的“第一次”,她是學校內第一個用普通話進行授課的老師,也是第一個使用管風琴教授音樂課的教師,同時也是第一個成功考取高級教師資格證書的教師,她用實際行動向所有人證明了不斷進取、勇于攀登的精神力量。
從青春年少到年過半百,劉惠蘭始終如一地堅守在鄉(xiāng)村教育的最前線。她不僅將知識的甘霖灑向每一個渴望學習的心靈,更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動教會孩子們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與挑戰(zhàn),如何勇敢地追尋自己的夢想與理想。退休之后,她并未選擇安逸的晚年生活,而是繼續(xù)將自己的熱情與智慧投入到未成年教育事業(yè)之中,積極參加各種課堂宣傳與宣講活動,成為了村里“九賢治村”新學堂志愿服務隊的核心成員,用自己的豐富經驗與深刻智慧為鄉(xiāng)村教育的持續(xù)發(fā)展與進步貢獻著不可或缺的力量。
建立農家書屋 幫助更多人讀書
1999年,劉惠蘭退休了。原本計劃前往兒子家頤養(yǎng)天年。然而,她對曾經奮斗過的鄉(xiāng)村教育依然懷有深深的眷戀,心中那份幫助鄉(xiāng)村孩子的熱情從未熄滅。2013年,在家人的理解與支持之下,劉惠蘭毅然決定拿出自己和丈夫多年的積蓄,帶著珍貴的藏書重返茶亭鎮(zhèn)。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她親力親為,改造出一座充滿溫情的農家書屋。
這座書屋藏書量近萬冊,不僅設有藏書室、閱覽室,還配備了交流室,功能一應俱全,為鄉(xiāng)村的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夢寐以求的閱讀與學習天地。劉惠蘭與老伴每天樂此不疲地扮演著志愿者的角色,細心整理書籍、維護書屋的整潔,熱情地接待每一位來訪者,特別是那些熱愛閱讀的小朋友,總能得到她耐心的指導和溫暖的關懷。
不僅如此,劉惠蘭還積極參與各類助學活動。在一次農民文化藝術節(jié)上,有六戶困難兒童等待資助,雖然她未能認領,但活動結束后,她毅然捐出兩千元,希望這份心意能夠惠及更多需要幫助的兒童,為他們點亮教育的希望之光。
“這些只不過是些小事,但我希望能盡我所能,為農村教育出一份力,讓更多的孩子能夠讀到好書?!保ㄓ浾撸禾锾?通訊員:葛紀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