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wǎng)時刻新聞記者 陳奧男 任曄 陳珉穎 長沙報道
長沙市望城區(qū)雷鋒街道正興路42號,座落著一群莊嚴典雅的建筑,在翠柏蒼松之中,顯得格外莊重、肅穆,這就是湖南雷鋒紀念館。這里是雷鋒的出生地,雷鋒22年的短暫生命歷程有18年是在望城度過。
雷鋒,出生于苦難的舊中國。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分給了他土地、房屋,還給了他上學接受教育的機會。這在他的心里種下了一顆感恩的種子,他的一生都在回報社會與人民。
在湖南雷鋒紀念館的展柜里,靜靜地躺著一張泛黃的存款單,存入時間是1960年6月18日,定期半年,存款人——雷鋒,這是雷鋒一生中唯一一張存款單。存款單上的200元,是雷鋒從鋼鐵廠到部隊一點一滴節(jié)約下來的。
定期的半年時間還沒到,9月9日那天,雷鋒出差辦事,看到人們在敲鑼打鼓的慶祝撫順市望花區(qū)人民公社的成立,雷鋒決定將這200元錢取出來給公社。他說:“這錢是人民給我的,就讓他為人民的事業(yè)發(fā)揮一點作用吧?!痹诶卒h的苦苦要求下,公社只好收下其中的100元錢。
不久后,雷鋒聽聞遼陽地區(qū)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他又把剩下的100元捐獻給了災(zāi)區(qū)的人民。就這樣,雷鋒省吃儉用攢下來的200元,全部都被他捐了出去。
2010年3月,雷鋒生前所在團黨委向社會發(fā)起了“續(xù)存雷鋒存折”的倡議,一筆筆捐款存到了這個賬戶,它們的署名都只有兩個字——“雷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