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
2019年清明節(jié)期間,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滾動播出了為烈士尋親的專題報道《照片的另一半是68年的等待》,報道中95歲的烈士遺孀吳秀真老人尋找烈士親人墓地的故事感動了億萬觀眾。而幫助她尋找到烈士馮世杰墓地的志愿者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寧波姑娘——孫嘉懌。自2012年踏上為烈士尋親的道路開始,她和團隊成員路客等人已經(jīng)幫助了603位烈士尋找到了親人,他們的足跡遍布全國25個省份和包括朝鮮、越南、老撾等7個國家的684座烈士陵園。2017年,孫嘉懌成立了“我為烈士來尋親”公益團隊,近4年的時間,77名青年志愿者在她的影響下加入了該團隊,接力整理匹配烈士信息兩萬余條,分散全國的尋親志愿者200余名,團隊微博話題點擊量已突破2400萬次,尋親互動微博1.3萬余條,尋親成功案例603例。2020年全國人大代表呂卉在了解到她的事跡后特意到寧波走訪調(diào)研,回去之后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提出了“關(guān)于烈士陵園檔案信息化建設(shè)”的建議,得過了國家相關(guān)部門的重點關(guān)注,人民日報的頭條刊發(fā)。該項目一舉獲得2020年浙江省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wù)項目大賽,2020年寧波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wù)項目大賽雙金獎。
第一次幫烈屬找到親人時的成就感,她至今記得
多年前,有一個安徽的烈屬輾轉(zhuǎn)找到她,希望她幫忙尋找二爺爺,這位烈屬的二爺爺名叫王心恒。是無意中在當(dāng)?shù)匾患壹o(jì)念館里找到了一段關(guān)于王心恒的介紹,說王心恒犧牲在寧波,希望得到幫助。孫嘉懌便利用工作之余的時間把寧波的烈士陵園幾乎走了個遍,終于找到了王心恒的名字。她立馬給那個烈屬打了電話,當(dāng)時她激動得手都是抖的,犧牲幾十年了啊,終于被找到了。
之后,為了幫更多烈士找到親人,孫嘉懌買了許多書,研究相關(guān)史料,花大量時間從中找線索。打開孫嘉懌電腦中的表格,烈士信息十分細(xì)致。從左至右分別是姓名、出生年月、家庭住址、部隊番號、犧牲時間、犧牲地點以及參加革命時間。她習(xí)慣隨身帶著U盤,每次有烈屬前來詢問,只需打開電腦就可以快速查詢。這些表格中,匯集著從朝鮮開城、上甘嶺、江東郡等十幾個烈士陵園整理出的近2萬名烈士信息。
她是烈屬和老兵們最親的“小貓”
孫嘉懌說自己以前是個叛逆的女孩子,接觸到老兵后,整個人就慢慢變了,“先烈們用自己的生命才換來我們的太平日子,我們不能這樣揮霍,要做些有意義的事?!比缃?,烈屬和老兵們親切地叫她“小貓”,把她看作自己的親人。
有一位名叫王仁佑的抗日老兵,是寧波人,2008年與孫嘉懌相識的時候,已經(jīng)下肢癱瘓,說話也不太利索,身邊只有保姆照顧。孫嘉懌堅持每月去看望他兩次,比他的孩子們?nèi)サ眠€勤。2014年,王仁佑老人走了。當(dāng)時孫嘉懌已經(jīng)結(jié)婚,懷了寶寶。老人臨終前還特意囑咐一定要把生日紅包帶給孫嘉懌。每念及此,孫嘉懌都有點想哭。現(xiàn)在她依然保持的每月都帶著老公孩子去看望健在老兵的習(xí)慣,有時間她還會去外地看望那些在她的幫助下找到烈士親人墓地的烈屬,用她的話說就是她在全國各地都有親戚。
全國各地的年輕人都成了同道中人
曾有人質(zhì)疑,她尋找的烈士與自己毫無血緣關(guān)系,孫嘉懌總是淡淡回復(fù):“烈士們拋頭顱灑熱血,為的也是和他們沒有血緣關(guān)系的人啊?!闭沁@份對烈屬和老兵們的真誠、善良,時時激勵著孫嘉懌,隨著“事業(yè)”的深入,她的隊伍也不斷壯大,如今已經(jīng)有100多名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了她的團隊。丈夫是她最早的支持者之一。兩人連蜜月旅行都選擇了中國西南邊境,只因想看看當(dāng)年中國軍人戰(zhàn)斗并犧牲長眠的地方。孫嘉懌為了幫烈士找親人,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丈夫成了她公益路上的專屬司機。最近兩三年,但凡條件允許,孫嘉懌去祭掃烈士墓的時候都會帶上年幼的女兒,她希望自己的女兒通過這些英雄先輩的事跡,從小就學(xué)會感恩,學(xué)會愛國。
來源:浙江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