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5日,學雷鋒紀念日,全國都會開展踐行雷鋒精神、爭做好人好事的活動。
學雷鋒紀念日是怎樣開始的呢?
來看一張報紙,這是1963年3月5日的《人民日報》,頭版醒目處,有毛澤東親筆題寫的七個大字:“向雷鋒同志學習”。后來這一天被定為學雷鋒紀念日。
雷鋒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1940年,他出生在湖南省望城縣,現(xiàn)在的長沙市望城區(qū),一個貧苦人家,1960年參軍,同年11月成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雷鋒愛崗敬業(yè)、克己奉公、助人為樂。在他工作的汽車連,雷鋒想方設法,解決了汽車油耗問題;在生活中,雷鋒勤儉節(jié)約,將省下來的錢捐給受災群眾;他要求自己“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很快成為人們眼里“好人好事”的代名詞。
在學校,雷鋒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校外輔導員;在作報告的路上,“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他用一點一滴的小事,匯聚成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楷模、優(yōu)秀人民子弟兵的代表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美德的縮影。
不幸的是,1962年8月,雷鋒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因公殉職,年僅22歲,他的事跡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在毛澤東發(fā)出向雷鋒同志學習的偉大號召后,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陳云等老一輩革命家也先后為雷鋒題詞,全國上下掀起了經(jīng)久不衰的學習雷鋒熱潮。
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雷鋒是時代的楷模,雷鋒精神是永恒的。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更多時代楷?!?。
在雷鋒精神的感召下,半個多世紀以來,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學雷鋒的先進典型、道德模范、感動中國人物。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fā)期間,更是有無數(shù)凡人英雄,以實際行動詮釋雷鋒精神的真諦。一滴水、一顆釘、一束光,雷鋒從未遠去,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