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瀏陽市集里街道集里橋社區(qū),如果無人機在高空俯瞰人群,最醒目的要數(shù)誰?
要數(shù)那一個個身穿紅馬甲、頭戴小黃帽的志愿者。大街小巷,樓棟院落,他們無處不在。
交通勸導、社區(qū)巡邏、水電維修、環(huán)衛(wèi)打掃、糾紛調(diào)解……他們是社區(qū)居民身邊的“服務員”,他們是目前總數(shù)達2352名的“黃帽子雷鋒志愿者”。
從17名,到2352名
“等一下,請綠燈亮了再走。”3月7日下午5時,瀏陽市街頭車來車往,金沙路與禮花路相交的丁字路口,身穿紅馬甲、頭戴小黃帽的邢詩統(tǒng)、胡亮輝,站在紅綠燈下勸導行人。老人家過馬路行動不便,他們上前扶一把;有人騎摩托車沒戴頭盔,他們上前提醒一聲。
在集里橋社區(qū),人流車流量大的路口都設立了“文明服務崗”?!包S帽子”志愿者開展文明勸導,早上一個小時,下午一個小時,雷打不動,風雨無阻。
“這些事不是上級要我們做,而是我們主動要這樣做?!鄙鐓^(qū)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湯勇說。
2009年,作為一個普通黨員,他通過公推直選,“坐‘直升飛機’當了社區(qū)黨組織書記”。10個社區(qū)干部,面對的是一個常住居民2萬人的城市老舊型社區(qū),“不睡覺也管不過來?!?/p>
怎么辦?湯勇主導之下,集里橋社區(qū)“黃帽子”志愿服務隊于當年成立。
建隊之初僅有17名志愿者。經(jīng)12年不懈努力,“黃帽子”志愿者服務隊目前擁有注冊志愿者2352名,有學生、在職黨員、退休人員等,下轄13個志愿服務隊,擁有志愿服務活動場所3000余平方米。2021年1月,“黃帽子”志愿服務隊正式更名為“黃帽子雷鋒志愿者”。
簡單4句話,喊了10年
“各位居民請注意,防火防盜關煤氣,關門落鎖斷電源,提高警惕莫大意!”
每天白天上午9時后和晚上7時至9時半,“黃帽子”志愿者游飛躍和黃文彪,就會輪流騎著警用電動摩托車,在集里橋社區(qū)大街小巷用電子喇叭“打更”。
集里橋社區(qū)地處集里街道繁華的中心地帶,區(qū)域面積1.5平方公里,居民5000余戶、2萬余人。以前,社區(qū)小偷多,自行車、電動車、居民家中財物等被盜現(xiàn)象常見。
2011年,面對社區(qū)自行車、電動車等被盜頻發(fā)的現(xiàn)象,“黃帽子”治安執(zhí)勤小分隊應運而生?!帮埡蠓凑鋈ド⒉?,但我們是有組織地出去散步。”湯勇說,志愿者“散步式巡邏”模式,構(gòu)建起“全員化、全覆蓋、全天候、全穩(wěn)控、全保障”的“五全”防控體系,大大降低社區(qū)發(fā)案率。
10年如一日,在集里橋社區(qū),無論是炎炎夏日,還是寒冬臘月,社區(qū)“巡邏打更員”都會帶著電子喇叭準時出現(xiàn)。當?shù)鼐用顸S賓華有過幾次忘記關門、關煤氣的經(jīng)歷,幸好電子喇叭提醒了她。她笑著說,“開始時覺得是噪音、很吵,現(xiàn)在哪天沒聽到這個聲音,就會不習慣、睡不著。”
“我們志愿者做的都是些小事,但我們堅持做小事,比如電子喇叭‘打更’,簡單4句話,喊了10年,早已家喻戶曉。”湯勇說。
有困難,就找“黃帽子”
“廖老板,小區(qū)垃圾收集點想安兩個燈泡,可以來一趟嗎?”3月7日下午,接到紅盾小區(qū)業(yè)委會電話,“黃帽子雷鋒志愿者”廖友章拎起工具包,跨上摩托車就出發(fā)了。
他身穿標志紅馬甲,頭戴小黃帽,特別好認。燈泡快安好的時候,小區(qū)居民孔淑平走了過來:“師傅啊,我家里兩個燈泡不亮了,能幫忙修修嗎?”廖友章二話沒說,手上的活一忙完,就跟著孔淑平去了7棟一樓。
“有困難,就找黃帽子?!笨资缙近c贊廖友章,不但替她修好了燈泡,連換的燈泡都跑腿代買,“免得我弄不清型號買錯?!?/p>
“居民有需要,只要一有空,我就會來。實在沒空的話,我們水電維修志愿服務隊還有5個人,都是水電工?!绷斡颜逻@樣說。
在“黃帽子”們的帶領下,社區(qū)居民參與、支持志愿服務的熱情不斷高漲,“好人文化”蔚然成風。社區(qū)先后涌現(xiàn)出“中國好人”湯勇、“湖南好人”涂成章、邢詩統(tǒng),“長沙好人”湯華芝等典型代表。集里橋社區(qū)也先后獲評“湖南最美志愿服務社區(qū)”“全省和諧社區(qū)建設示范社區(qū)”“長沙市最美志愿服務社區(qū)”“長沙市文明社區(qū)”等省市榮譽12項。
“同住集里橋,生活真美好”,社區(qū)公共服務中心墻壁上幾個大字吸引了記者注意。
湯勇說,要把文明變成看得見的行動,做好“供需對接”,把志愿服務做到老百姓心坎上,最終讓這幾個字從愿景變成現(xiàn)實。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王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