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飯菜端給哥哥吃,哥哥大小便弄到衣服上及時清洗,哥哥想吃什么第一時間給他買……在雷打石鎮(zhèn)鳳凰山村,一個感人的故事口耳相傳:今年68歲的龍照林不離不棄照顧夫兄40余年。
癱瘓夫兄的家庭“護(hù)理員”
龍照林,1952年11月出生,家住株洲市天元區(qū)雷打石鎮(zhèn)鳳凰山村米山組,全家共有12口人,老伴何運寧和兩個兒子常年在外打工,她一個人擔(dān)負(fù)起了全家的日?,嵤隆?/p>
在這樣一個大家庭里,還有個因3歲時患小兒麻痹癥導(dǎo)致雙下肢癱瘓、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夫兄何運金。他不能站立,更出不了遠(yuǎn)門,要想活動只能靠挪動一張小板凳。雖然,兄弟姐妹有三個,但何運金只愿跟弟弟何運寧一家生活。龍照林便自然而然地?fù)?dān)當(dāng)起了家庭“護(hù)理員”。
1971年,年僅20歲的龍照林從婁底漣源嫁到雷打石鎮(zhèn)鳳凰山村。因為家庭經(jīng)濟(jì)困難,丈夫何運寧經(jīng)常外出打工,照料年邁的婆婆和雙下肢癱瘓的夫兄的擔(dān)子,就全落到龍照林柔弱的肩上。婆婆雖然年紀(jì)大,但生活還能自理,夫兄何運金的所有生活卻都得龍照林來照顧,龍照林也像照顧自己的親哥哥一樣照料著何運金。
“剛開始很尷尬,因為我不但要幫他換衣服,還要幫他洗澡。但我不照顧他,就沒人照顧了?!本瓦@樣,龍照林開始照料夫兄的生活:冬天為他洗臉擦腳,夏天為他抹澡,一日三餐都送到夫兄手里,上廁所也離不開幫忙,大小便的桶每天清理得干干凈凈……龍照林悉心照料著何運金的日常生活。
何運金因歲數(shù)大了,加上常年坐板凳腰椎變形嚴(yán)重,生活自理能力每況愈下。龍照林也隨著年齡的增長,照顧起何運金也越來越力不從心。有人曾勸她:“你們夫妻倆歲數(shù)都大了,對何運金的照料放手吧,把他送到養(yǎng)老院去吧!” 龍照林不肯。她從容地回答:“我擔(dān)心人家照顧不好他,也舍不得將他送到養(yǎng)老院,他畢竟是我們的親人,我會盡最大的能力照顧好他?!笨此坪唵蔚囊痪湓?,其實蘊含著龍照林最樸素的道德標(biāo)準(zhǔn)。
不曾忘記對婆婆的承諾
1989年底,龍照林的婆婆病危時,特別不放心生活不能自理的兒子何運金。此時,站在一旁的龍照林主動提出來“夫兄以后的生活我們管著,我們吃什么,他就吃什么,你老人家放心吧!”當(dāng)著病危婆婆的面,龍照林鄭重作出承諾,婆婆含笑瞑目,放心的離開人世。
一句承諾,就是一種道義擔(dān)當(dāng);一句承諾,就是一種精神信念。
每天清晨,她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備好熱水,為夫兄擦臉、洗手,然后將其攙出房門;接下來,清掃院落,為全家人做飯,給夫兄端飯;到了晚上,鋪床、洗腳,看到其睡熟了才會入睡。何運金每天身上穿著整齊干凈?!斑@都是弟媳的功勞?!闭f起龍照林,周圍的村民沒有一個不對她贊賞有加。
婆婆過世后的30年間,一萬多個日夜,龍照林晝夜不休,包含了太多的細(xì)心、專心、耐心,也融入了太多的酸、甜、苦、辣。
伺候癱瘓的人是一項繁重的體力活,且稍有不慎就會影響病人情緒。夫兄有時候也發(fā)對龍照林發(fā)脾氣,龍照林也有委屈的時候,但委屈歸委屈,事后該干啥還干啥,實在心里不舒服就到大門口坐一會。
剛被換上的褲子又尿濕,剛吃進(jìn)嘴的東西又吐出來,剛躺下又吵著要起來……婆婆去世后,龍照林已經(jīng)太久沒睡過一個舒服覺了,太久沒買過一件新衣服了,太久沒有出過遠(yuǎn)門了,就連回趟娘家也是來去匆匆,總在他的飯點前趕回來?!皩ζ牌诺某兄Z,我不會忘記?!饼堈樟终f。
她的行為感染了下一代
龍照林的行為也深深地影響和感染了下一代。平日,她的兩個兒子在家,就會幫助母親照料伯父,背他去浴室洗澡,推著輪椅帶他到村里去逛逛、聊聊天、曬太陽……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有說有笑,這場景簡單而又幸福。
40余年,對癱瘓的何運金來說弟媳就是給了他第二次生命的人。她用行動詮釋了農(nóng)家婦女的善良,她的付出不為名不為利,只是為了讓病危的婆婆能放心離去,為了讓癱瘓夫兄過得舒心,為了讓孩子感受到一家人就是要用“愛”來生活。
春去秋來40年“護(hù)理員”龍照林的路走得艱辛而又偉大,堅持下來實屬不易。她只因心底那份善良和信守承諾的原則,堅持照料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夫兄何運金,她的高尚的行為也受到了左鄰右舍的高度贊賞,這位村民口中的好“堂客”正在影響著身邊的年輕人。
“哪天若是媽媽照顧不動伯父了,我們會把這份責(zé)任接下來。”龍照林的兒子說,以后要秉承母親的優(yōu)良品德把照顧伯父的責(zé)任和義務(wù)接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