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志民,男,國家稅務總局祁陽縣稅務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雙牌縣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共永州市零陵區(qū)第八次代表大會代表。他孝老愛親,二十三年如一日。他沒有豪言壯語,卻在踐行著“忠孝兩全”兩個字。他用37年的從稅生涯,揭示了怎樣做人、如何執(zhí)法的真諦,用真情譜寫了一曲為國家稅收事業(yè)、為家庭美滿幸福的和美之歌。
有一種努力叫追求。他是一位常懷感恩之心的人,他感恩黨和組織,所以工作中,他盡職盡責盡心盡力、勤廉于稅、勇于擔當。生活中,他感恩給予他生命的父母,因為在三兄妹中,他排行老大,所以是他挑起了家庭重擔,教育弟妹“百善孝為先”。那是 1996年10月的一天,他臨近退休的父親突然確診為結腸癌。那年他才32歲,上有八十多歲高齡的爺爺和奶奶,下有襁褓中的兒子,他沒有被突如期來的災難壓倒,率領全家陪父母共闖難關。父親手術后,配合化療,病情得到了控制,但后續(xù)治療昂貴的醫(yī)療費用(當時無醫(yī)保),他硬是帶領弟妹咬牙挺了下來,讓父親平安地生活了23年。父親逢人就夸:“我的兒女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寒來暑往二十幾年,他就是這樣地努力工作和生活的。2010年他被組織委以重任擔任雙牌縣國稅局長,在任職期間,他照樣無怨無悔地侍奉久病臥床的父親,無微不至地精心照料,讓這個充滿傳統(tǒng)美德的家庭如此的美滿幸福!這個足以讓身邊人羨慕的家庭,在祁陽縣茅竹鎮(zhèn)街上家喻戶曉,贏得了街坊鄰居敬重的目光,得到了親朋好友和單位同事的點贊。這都是他把努力當作追求的回報。30多年的稅收工作生涯,他曾22次獲得縣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先進工作者、優(yōu)秀公務員、“勤廉為稅”優(yōu)秀領導干部等榮譽稱號;8次被省、市國稅系統(tǒng)或區(qū)縣記三等功。他的事跡可用“忠孝兩全”來概括,在稅務系統(tǒng)行業(yè)內與當?shù)攸h員領導干部中傳為佳話。
有一種動力叫堅持。組織把他委派到雙牌縣任職,期望他能扭轉開創(chuàng)這個貧困縣的國稅工作新局面。到新崗位后,他日夜難寢,苦苦思量這個地方稅收存在的問題癥結在哪里,如何走出靠天收稅的困境?為改變雨多稅足、旱無稅的稅收環(huán)境,縣里只要有招商引資項目,不管投資多少,項目大小,他都自告奮勇,一馬當先,積極參與縣里的稅源引進工作。因為稅務是省直單位,縣里許多單位對他這種“母雞孵小鴨”的行為多有言語,但他永不言棄,哪怕是面對碰壁的硬傷,他還是堅持著、堅守著……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的帶領下,雙牌國稅實現(xiàn)了稅收翻番,并歷史性的突破億元大關。正值雙牌工作有所起色時,2011年,父親因突發(fā)腦梗塞發(fā)出病危通知,縣人民醫(yī)院要求轉院到省城醫(yī)院治療,當時他正在市委黨校學習,只好連夜請假,趕回時父親已不能言語。作為長子的他,立馬召開家庭會議,決定連夜護送父親去長沙救治。為了不耽誤工作,做好護理輪值安排,等父親稍有穩(wěn)定他即刻返回黨校繼續(xù)學習。父親在省醫(yī)院治療的3個月里,兄妹三家輪流護理,沒有請護工,自購陪護床。尤其是他的照顧格外細心,倒屎倒尿,擦身翻身,常常一宿不眠,悉心照顧著父親。自那以后父親就癱瘓了,生活不能自理,而且每年都發(fā)病一次,一次比一次嚴重。為方便照顧,2012年,鄧志民翻修了位于茅竹鎮(zhèn)街上的老房子,將父母搬過去居住,堅持和弟妹三家做到每天有一人照看老人,每周周末有一家陪伴老人,節(jié)日生日三家齊聚團圓。不管在雙牌還是零陵工作,他都堅持周末回家陪伴父母。為了讓父親緩解病情,他主動學習了按摩技術,一有時間就為父親撫胸、捶背、暖手暖腳;為了讓父親不感寂寞,他經(jīng)常坐在床邊讀些時政要聞、說點工作上的事情讓他不再難受;為了讓父親減輕一點痛苦,他時不時地講笑話來轉移爸爸的注意力,甚至還不允許任何人給“臉色”看……由于堅持,他先后帶領雙牌、零陵兩縣區(qū)國稅工作取得了不凡的業(yè)績;由于堅持,他給父親創(chuàng)造了有依有伴的生活;由于堅持,他在工作和生活上都踐行了“忠孝兩全”的人生價值。
有一種責任叫擔當。精彩的人生需要用心打造,絢麗的彩虹因雨水沖刷而愈顯靚麗。湖南凱盛鞋業(yè)有限公司,祁陽縣一家外向型經(jīng)濟標志性企業(yè),每年出口退稅2000多萬元,為縣域經(jīng)濟發(fā)展做出了突出貢獻。為更好服務企業(yè),鄧志民通過實地核查,函調求證后成功為企業(yè)實現(xiàn)電子化退稅,每年可減少近一米高的出口退稅資料報送。2017年5月,在得知湖南科力爾電機股份有限公司做上市準備時,他帶領縣局政策法規(guī)、稅源管理、納稅服務等部門上門為企業(yè)排憂解難,幫助企業(yè)順利于2017年8月17日在深交所中小板成功上市。作為家里的長子,他不但勇挑重擔,還以積極上進的態(tài)度、忠孝兩全的行動來引導和教育整個家庭成員,鼓勵他們儉以養(yǎng)德勤勞持家,為國家社會做貢獻,鼓勵他們勤奮學習,做一個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的人。他的言傳身教,給了他一雙兒女良好的教育,她女兒畢業(yè)于湖南師大研究生鋼琴專業(yè),兒子就讀于北京科技大學研究生材料科學專業(yè),真是“好”字寫全。他就是這樣把擔當置于工作和生活全過程,一絲不茍地履行自己的職責,當好一名局長一名黨員,做好一個兒子一個父親。
2016年7月,老人第4次腦梗,醫(yī)院專家視頻診斷后搖頭表示沒有治療的意義了,他深情地說:“不,父親不能離開我們!”一邊盡力救治一邊精心照顧。父親失去吞咽功能,他把食物攪拌成流質給父親采用鼻飼,炎夏父親受不了風扇空調,他就坐在旁邊搖扇降溫,整晚不眠,父親的生命猶如大海里的一葉輕舟。在搶救父親的一周時間里,全家人硬是堅持搖扇為老人避暑。二十年如一日的付出與行孝、一次又一次地挽救了父親微弱的生命,也打破了 “久病床前無孝子”的古語。鄧家子女在長子鄧志民的引導影響下,孝順的家風傳遍小鎮(zhèn),街坊鄰居個個豎起大拇指:“鄧老師前世積了德,養(yǎng)的好崽好女喲!”其實,父親能有這樣的好兒女,也得益于父親教子有方,他老人家自己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母親也是賢良淑德,在父親重病后的23年里,一直相親相伴,不離不棄,都是一種責任與擔當。
為國家和民族盡忠,向父母和長輩行孝,為晚輩樹立榜樣,這就是鄧志民同志在稅務工作37個豐碩春秋的生動寫照。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他踐行著中華民族忠孝文化的傳承,給更多人帶來心靈上的和諧和生活上的完美幸福,同時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外化于形、內化于心,構筑個人完美幸福人生,為身邊的人和社會樹立了一個現(xiàn)實的光輝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