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楊德富,男,1961年生,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qū)樂平鎮(zhèn)補隴小學教師。
事跡簡介:1981年7月,楊德富中師畢業(yè)后,分配到樂平鎮(zhèn)補隴小學任教。1996年6月23日晚,他在家訪途中不幸摔傷了第四胸椎,造成高位截癱,落下了終身殘疾。按政策,他本可以申請?zhí)崆巴诵?,然而,他并沒有這么做。因為行動不便,從1997年起,楊老師以校為家,憑著堅忍不拔的毅力,不忘初心,幾十年如一日,杵著雙拐默默堅守在三尺講臺,用愛心詮釋著新時代最美教師的風采。
38年,彈指一揮間。楊德富信念堅定,初心不改;他愛生如子,精心培育;他追求進步,馳而不息。始終一如既往地堅守在大山深處,把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奉獻在大山里,把自己的愿望和抱負傾注在自己所熱愛的教育事業(yè)上,且甘之如怡,如醉如癡。
補隴小學座落在蒼翠欲滴的鳳凰嶺的半山腰上,依山而建,典雅別致,鮮艷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遠遠望去,宛若一顆碩大的紅寶石鑲嵌在起伏連綿的群山之中。步入學校,滿園春色,教室內(nèi)書聲瑯瑯,乳白色的玉蘭花伴隨著和煦的春風次第開放,芳香四溢,沁人心脾。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如果不是親耳所聞,誰也不會相信一個高位截癱的老教師一生對教育的執(zhí)著與堅守。
楊德富,1981年7月師范畢業(yè)后,分配到樂平鎮(zhèn)補隴小學任教。1996年6月23日晚,在家訪途中不幸摔傷了第四胸椎,造成高位截癱,留下了終身殘疾的病根。按政策,他可以申請?zhí)崆巴诵荩欢?,杵著雙拐的他并沒有這么做,而是憑著堅忍不拔的毅力,不忘初心,幾十年如一日,堅守在三尺講臺,用行動默默地彈奏著一曲敬業(yè)奉獻的樂章,用愛心詮釋著新時代一名最美教師的風采。
誰都明白,教師行業(yè)與其他職業(yè)不同,是實實在在的良心工作,平凡而偉大,艱辛而光榮。楊德富因為兒時的夢想,38年前,如愿成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扎根在邊遠的山村,傳道授業(yè),開花結果。
走進楊德富的寢室(兼廚房),首先映入眼簾的除了一盒粉筆一間床,就剩下四把椅子、一張辦公桌、一點鍋碗瓢盆和兩臺破舊的電視機了,一切顯得那么單調(diào),而又那么自然。年近花甲的他,雖然行動不便,但精神依然矍鑠。
“這輩子最值得驕傲的一件事,就是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yè)?!薄把a隴小學就是我的家,我的生命早已經(jīng)融入了補隴小學,盡管有時感覺有些寂寞?!?/p>
楊老師喜歡讀書,“授人以魚”與“授人以漁”的道理他明白。他非常喜歡清華大學前任校長蔣南翔的“干糧與獵槍”的經(jīng)典理論,并作為了自己的座右銘,以此鞭策自己。蔣南翔說:“一個大學生進入社會,就好像一個獵人進入森林,我們不僅要給他足夠的‘干糧’,還要給他一支‘獵槍’?!彼褜W生比喻成“獵人”,把學校老師交給學生的知識比喻成“獵槍”。如果學校只給獵人干糧,干糧總是有限的,獵人吃光了干糧,就會失去生成的希望;如果給獵人獵槍,教他打獵和在野外生成的本領,那獵人就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實物,繼續(xù)生成下去?!白鳛橐幻逃ぷ髡?,我們在給學生以‘干糧’的同時,還要給學生以‘獵槍’,只有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如何做人,才能讓他們真正掌握本領,長大后服務社會,貢獻社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楊德富娓娓道來。簡短而精辟的一席話,振聾發(fā)聵,令人折服……
俗話說,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有時想給“干糧”都難了。主要是近些年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許多邊遠山區(qū)的學校已經(jīng)留不住家鄉(xiāng)的學子,數(shù)百人的學校短短幾年已寥寥數(shù)人,且留下來的學生多屬留守兒童,補隴小學概莫能外。他們?nèi)鄙俑改傅年P愛,缺少家庭的教育,成了名副其實的“自由人”。楊老師在感到茫然無助的同時,也心急如焚,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為了孩子們快樂成長,他一邊給他們“干糧”與“獵槍”,一邊讓他們與遠在他鄉(xiāng)的父母進行親情通話,排遣他們的思親之苦,一邊對孩子的監(jiān)護人進行電話家訪,了解孩子在家里的生活習慣和學習情況,多管齊下,老師的真心付出,打動了家長,也贏得了孩子們的心,成了孩子們心中最信賴的人。
“楊老師很好,比我們的父母親還要關心我們?!倍昙壨瑢W嚴學琴聲音有些哽咽。
“剛摔傷的那一年,我很焦慮,更多的則是惶恐,因為知識更新較快,擔心自己的知識和能力不足,影響孩子們的未來……于是,我時時告誡自己,一定要加倍努力,不斷提升自己?!睏畹赂徽f。
由于活動不便,1997年以后,除了節(jié)假日外,楊德富基本上以校為家,時至今日。
楊德富堅信,陪伴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多年來,他始終如一地陪伴著自己的學生?!斑@種陪伴并不是要代替他們完成什么任務,而是讓他們知道,老師一直在他們的身邊,給他們以關懷,給他們以安全,是他們的良師,更是他們的益友?!?/p>
學生張翼艷在校園內(nèi)被馬蜂蟄傷了脖子,疼痛難忍,哭過不停,楊德富聞訊后,第一時間進行了處理,并及時通知家長送醫(yī)院治療,由于處理及時,學生安然無恙;嚴學瓊是一年級的“學困生”,性格內(nèi)向,不愿與同學相處,對學習一點不感興趣,作業(yè)不做也不交,為不讓她輸在起跑線上,楊德富幫助她“量身”制定了學習計劃,并耐心進行了教育輔導,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的學習成績上升較快,二年級時,語文和數(shù)學在班里名列前茅,成了學校的“三好”學生;肖二妹在操場上玩耍,不小心傷到了鼻子,血流不止,楊德富在進行處理的同時,迅速聯(lián)系到了學生的家長和醫(yī)生,由于處理有方,小同學的鼻血第一時間得以止住。吳敏的家長想給她轉學,孩子哭著找到楊德富,說不想離開他們班,楊德富心里難過極了,主動跟家長聯(lián)系,分享孩子在學校的表現(xiàn),講述孩子的內(nèi)心感受,經(jīng)過苦口婆心的勸說,最后家長雖然答應留了下來,但提出的條件是孩子的學習成績必須要進入班級的“前三名”才行。如今,孩子不但品學兼優(yōu),還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進了自己理想中的學校。
……
其實,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
“只要是學校安排的工作,楊老師事無巨細,從不拈輕怕重,推諉扯皮,他兢兢業(yè)業(yè)、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敬業(yè)精神,不僅是我們的榜樣,更是我們?nèi)熒鷮W習的楷模?!毙iL張厚興如是說。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沒有準備的盲目行動,其結果往往是事半功倍,有時是忙忙碌碌卻一事無成。為把教育教學工作搞好,楊德富每學期都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課前精心備課,目標要求做到心中有數(shù);課堂上有的放矢,循循善誘,循序漸進;課后因材施教,認真輔導,鞏固提高。在管理上,他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不放松對每一個孩子的教育,盡管自己很累很辛苦,但總覺得很值,因為他相信“獵槍”是學生今后的立身之本,孩子們會受益終生。
他常常用欲給學生一杯水,老師須有一桶水的道理來勉勵自己。從不放松對專業(yè)知識、教育教學理論和課程改革等方面書籍的學習,不放松對“班班通”和山東遠程教育的培訓學習,穩(wěn)扎穩(wěn)打,馳而不息,蹄疾步穩(wěn),因活學活用,教導有方,他所上的班級學生的成績連續(xù)多年在全鎮(zhèn)名列前茅;2014年5月,所撰寫的教學論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寫作技巧簡析》在《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上發(fā)表,反響強烈。
不僅如此,楊德富還以“三者”“四有”好老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時時警醒自己,做學生的表率。教育自己的學生,從小做一個懂禮貌、有責任、有擔當、誠實守信、自立自強的人。
38年,歲月蹉跎;38年,滄桑巨變;38年,彈指一揮間。作為學校的骨干教師,38年來,楊老師始終默默堅守在大山深處,他把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奉獻在大山里,把自己的愿望和抱負傾注在自己所熱愛的教育事業(yè)上,且甘之如怡,如醉如癡,無怨無悔。
“當老師的這幾十年,沒有感覺過‘職業(yè)倦怠’,很慶幸我能從事這個職業(yè),如果還有下輩子的話,我還將繼續(xù)當教師?!闭f起教師這個職業(yè),杵著拐杖的楊德富,艱難地挪動著身軀,從他擲地有聲的話語里,聽得出,他很欣慰,也很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