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茂興,男,1963年2月,秀山縣隘口鎮(zhèn)富裕村第一書記,現(xiàn)任富裕村黨支部書記。
為了村民間能夠團結和諧,他7次上門苦口婆心忙調解;為了村民能夠喝上放心水,他多方籌集資金修建11口蓄水池;為了村民能夠改變“等靠要”思想,他自掏腰包刻錄脫貧典型光盤召開50余場院壩會;為了村民能夠發(fā)展產業(yè)脫貧致富,他在妻子突發(fā)心肌梗塞住院時毅然奔赴現(xiàn)場講解核桃管護技術……自2015年到隘口鎮(zhèn)富裕村擔任“第一書記”開始,趙茂興就把全部身心投給了富裕村的發(fā)展和群眾脫貧致富上。
從2015年到現(xiàn)在,趙茂興在富裕村一干就是4年,在他的帶領下,富裕村一年一個臺階:以前的富裕村,電話信號時斷時續(xù),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一年到頭守著包谷洋芋,收成靠天,吃水靠挑,老老少少聚堆打牌混日子。如今的富裕村,整潔的入戶便道,家家戶戶自來水,人人干事創(chuàng)業(yè),3500畝核桃林豐收在望,2018年雪蓮果等林下經濟收入180余萬,畜禽養(yǎng)殖收入80余萬,村民核桃管護費收入50余萬,家家窗明幾凈,人人笑靨如花。
燒了“三把火”
隘口鎮(zhèn)是全市深度貧困鄉(xiāng)鎮(zhèn),富裕村是其轄區(qū)內最遠、最偏、最窮的重點貧困村之一。趙茂興到了富裕村,首先用了近50天時間,挨家挨戶走訪調查,翻山越嶺來回步行了1500余公里,每天要走30多公里,摸清了富裕村的基本情況。
第一把火:拆除“收費站”,解開心結。趙茂興走訪時發(fā)現(xiàn),千蓋牛組的路被人為設置“收費站”架設欄桿阻斷了,經了解,原來村民2008年集資修了這條路,但住得最遠的4戶人家拒絕出資,道路修通后,村民就架起了一道欄桿,不讓這4戶人家通過。怎樣拆掉影響村民團結、阻斷千蓋牛組與外界交流的“收費站”?趙茂興先后開了6場調解會,都沒調解成功,面對難題,當過兵的趙茂新沒有放棄,他下定決心攻克難關。他通過院壩會感受到村民想致富卻無從下手的無奈。于是,他以修通公路引進產業(yè)為突破口進行第7次調解:“攔了路就是攔了財”,并向村民們承諾會籌集資金,用于全村道路硬化。在他的艱辛努力下,調解成功了!村民解開心結,拆除了“收費站”。
第二把火:送去種牛,扶起心志。大龍門組村民張再紅,家中5個孩子讀書,2013年前一直在沿海打工,后因工傷致殘返回村里,沒有了經濟來源,成為建卡貧困戶。在了解到他的情況后,趙茂興積極籌資6.7萬元,為與其情況相似,缺少勞動力的8戶貧困戶購買了17頭種牛,帶領他們發(fā)展養(yǎng)殖業(yè)。張再紅說:“多虧了趙書記,在我很絕望的時候,給我送來了免費種牛。”在趙茂興的幫助下,目前他家種了10畝核桃,養(yǎng)了5頭牛、2頭豬,一家人生活有了保障。
第三把火:修建水池,羸得信任。開始,群眾對趙茂興并不看好,“上面派來的,鍍個金就走了,我們日子還是老調重彈”。面對這樣的議論,趙茂興沒有辯解,他認為“共產黨員要用行動贏得群眾信任”。富裕村一直面臨吃水難,趙茂興向上級爭取資金,為村民新修蓄水池11口,徹底解決了飲水問題??吹节w茂興一來就啃掉了多年的“硬骨頭”,感受到了“第一書記”的扶貧決心和能耐,村民們開始信賴這個外來書記。村民們說:“這個書記,看起來靠譜?!?/p>
提升精氣神
治窮的根本是治愚,扶貧還須先扶志。長期的貧困,讓村民對致富是絕望的,脫貧的信心嚴重不足。為此,趙茂興做了三件事:一是廣開院壩會、火鋪會,做群眾貼心人。50多場院壩會、火鋪會開下來,趙茂興成了群眾口中念叨最多的趙書記,有困難要找趙書記,有矛盾要找趙書記,有想法要找趙書記……二是講勵志故事、播勵志宣傳片,提升群眾精氣神。趙茂興把縣上樹立的殘疾人身殘志不殘、自強不息的典型事跡講給大家聽,把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光碟放給大家看,村民等、靠、要的懶惰思想在消減,想致富的主觀意愿在增長。三是做群眾工作,凝聚人心力量。長期的貧困,導致村民思想落后狹隘,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事情就要鬧矛盾。趙茂興鼓勵群眾:“大家是弟兄叔侄,不要因為一點小事情搞得四分五裂,一定要擰成一股繩,只有大家團結,才有老板愿意進來發(fā)展產業(yè),有了產業(yè),才能把路修通建好,我們才會有收入,才能搞建設,子孫后代才能受益,否則,大家不僅一輩要受窮,輩輩都要受窮”。在趙茂興的開導和鼓勵下,群眾自愿投工投勞,積極響應基礎設施建設。
完善基礎設施
趙茂興清楚地認識到,要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必須打破基礎設施落后瓶頸。為此,趙茂興帶領扶貧工作組積極向上爭取政策,多方籌集資金2500余萬元,幫助村里修建了480平米的村活動室、3公里的環(huán)山公路、4公里產業(yè)公路、兩座水泥橋,維修人行便民橋3座,整治河堤4100米,架設路燈34盞,新修蓄水池11口,完成20余公里的道路硬化,7.6公里的入戶便道硬化。徹底解決了村民們出行問題、產業(yè)運輸問題和用水問題。
村里的古稀老人熊朝發(fā)感嘆從上個世紀60年代,一批又一批的干部駐進村都想改變富裕村的貧窮落后,50年過去,終于在趙書記的帶領下,打通了山村與外界的隔絕,車子可以開到家門口,以前那種半夜雞叫起來往山外趕,到晚上才能回到家的苦日子一去不返了。
尋找致富路
在趙茂興看來,要改變富裕村的面貌,一定要發(fā)展長效產業(yè),讓大家有長期致富的門路。
在一次入戶走訪中,趙茂興發(fā)現(xiàn)村里有一棵核桃樹,長勢好、掛果喜人,他開始思考富裕村應該適合核桃種植,他用2個月的時間跑遍了秀山有老核桃的村,也走訪了近幾年種植核桃失敗的案例、研究了原因,并經過咨詢林業(yè)專家,證實了這一想法。但當他在群眾會上提出發(fā)展核桃產業(yè)時le,群眾紛紛表示擔憂,一是沒有錢買苗子,二是沒有技術搞管護,三是外地苗在秀山結不結果、會不會結鐵核桃,四是沒有渠道進行銷售。針對這四個問題,趙茂興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在全國范圍內詳細的了解核桃整個產業(yè)鏈的發(fā)展情況,并經過宣傳溝通,聯(lián)系到了愿意到富裕村投資的老板,從種苗到技術再到銷售都有了保障。趙茂興堅定了發(fā)展核桃產業(yè)的思路,于是帶領村干部、部分老黨員和村民代表,先后到云南核桃之鄉(xiāng)—漾濞縣、國家級核桃示范縣四川省鹽亭縣進行考察,從核桃的種苗、種植到加工進行全面了解。參觀歸來,趙茂興再次組織院壩會,外出參觀的村民代表依次介紹參觀的感受,并表示愿意帶頭種植核桃,在村民代表的帶動下,核桃產業(yè)成了富裕村的第一個產業(yè)項目。
趙茂興多方籌集資金100余萬,開始在全村發(fā)展核桃產業(yè),村民們信任趙茂興,一個個干勁十足,開墾荒地3500余畝種植核桃樹52607株,戶平12.9畝,220株,真正實現(xiàn)了產業(yè)全覆蓋。正當趙茂興一心撲在核桃產業(yè)上時,他的妻子卻突發(fā)急性心肌梗塞,當時趙茂興正去往核桃基地準備給村民們開現(xiàn)場會,為了不讓老百姓白跑一趟,他毅然趕到現(xiàn)場講解管護技術,卻拜托妻子的同事幫忙照顧妻子。當他看到妻子時,妻子躺在病床上眼含淚花問他:“老趙,我最需要你的時候,你在哪兒?你心里哪里有老婆、兒子嘛,心里就裝著富裕村的村民和那些核桃樹!”堂堂七尺男兒流下了愧疚的淚水。妻子稍微好轉,還未出院,趙茂興就又奔波在了富裕村脫貧的路上……
為實現(xiàn)“長、中、短”效益結合,趙茂興經過考察,帶領群眾在核桃林套種雪蓮果、魔芋、中藥材以及傳統(tǒng)作物2700多畝,增收240余萬元,畜禽養(yǎng)殖收入也在80萬元以上?,F(xiàn)在村里再也沒有人靠打牌消磨時間,個個發(fā)展產業(yè),全村核桃管護費收入50余萬元,同時趙茂興還引導600剩余勞動力外出務工,收入可達1800多萬元……
4年來,趙茂興受到當?shù)厝罕姾透骷夘I導的一致好評。2018年,市級幫扶部門向富裕村派駐了第一書記,村里的群眾舍不得趙茂興離開,一致推薦他為村支書,面對群眾的信任和托付,趙茂興承諾:“從第一書記到村支書,富裕村不富裕我不卸任?!?/p>
扶貧的路上,趙茂興一刻也沒有停過,除了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二在家陪妻兒外,其他時間陪的是富裕村的村民,富裕村的貧困戶,富裕村的產業(yè)。如今,他被群眾推薦為富裕村黨支部書記,他正在描繪富裕村美好的發(fā)展藍圖,譜寫一位共產黨員戰(zhàn)斗在扶貧一線最美麗的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