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天珍,女,1941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河南省信陽市浉河區(qū)吳家店鎮(zhèn)代課教師。
三尺講臺深耕六十載
1960年9月,19歲的朱天珍登上太陽坡村小學的講臺開始授課。太陽坡,一個很美的名字,卻是一個偏僻的小山村。由于村子大,人口多,村里一直有兩所小學,東校在灣里,西校在山里。
朱天珍在西校,多年來,她始終教復式班,給兩個年級上課,既是班主任又是唯一的任課教師。1986年8月,朱天珍光榮入黨,她更加忘我地工作。1998年,朱天珍退休后,舍不得離開孩子們,就又留了下來。返聘后,她仍要求帶學前班和一年級兩個班,一周滿滿當當35節(jié)課,年過古稀的她似乎有使不完的勁。
如今,78歲的朱天珍已在講臺上深耕60載。面對大家的肯定和贊揚,她卻謙虛地表示“自己很普通,就是有點舍不得講臺”。
愛生如子待生如己
朱天珍育有5子2女,家庭并不寬裕?!澳菚r候家里條件不好,我都十多歲了還整天光著腳。為了節(jié)省糧食,我們每天只吃兩頓飯,還吃不飽。為了不餓肚子,母親總是讓我們早早睡覺,因為睡著了就不餓了??墒?,母親卻總是把家里的飯菜端給她的學生們吃,甚至她自己少吃或者不吃,也要把省下的食物送到學生那兒。那時候父親很不理解,還經常為此生氣。但過后,母親依舊如此。”朱天珍的小兒子程青遠回憶道。
在那個糧食短缺的艱苦年代,朱老師不忍孩子們饑餓難耐,便省下自己的糧食,經常在家做好一大鍋飯菜,甚至冒著大雨,蹚過學校前面的小河,端到學校給孩子們吃。當地人說,40歲到60歲的村里人都吃過朱老師家的飯菜。
每逢洪水漫橋,朱老師都在獨木橋邊等著孩子們,來一個接一個,放學后再一個個抱到對岸去。冬天,朱老師看到孩子們凍得發(fā)紅發(fā)裂流血的手、臉、耳,非常心疼,便把自家的衣服和鞋襪拿給孩子們穿。雨雪天,孩子們的鞋濕了,朱老師把他們的鞋襪脫下來,將他們的手腳捂在懷里取暖。低年級的孩子鬧肚子來不及去廁所,拉在褲子上,朱老師不怕臟,回家取干凈的衣服給孩子換上,把臟衣服洗干凈再還給孩子。孩子病了,她抱起孩子就跑去看醫(yī)生,遇上沒錢的家庭,都是她自掏醫(yī)藥費,家長送還,她也不要一分。對學生,她看得比自己的孩子還重。
勤懇教學甘心奉獻
多年來,因為師資緊缺,朱天珍一直包班,負責給學前班和一年級的孩子授課?!皩W校地處偏遠,全校只有朱老師是公辦教師,其余三位都是代課老師。作為包班老師,朱老師周一至周五,每天要上7節(jié)課。這么多年了,朱老師從未有過任何怨言?!薄拔乙矄栠^她這么付出值不值得,她告訴我說跟孩子在一起,她覺得很快樂?!毙iL李廣祥說道。
“我沒調到這個學校之前,就已經聽過朱老師的事跡和為人了。朱老師心地善良、熱愛教育事業(yè)、愛護學生,總是默默付出不圖回報?!崩顝V祥說。在教學上,朱老師總是第一個到校。即使是節(jié)假日期間,朱老師也總是積極承擔起護校的責任。平時,如果學生們在學習上或者生活上遇到困難,朱老師也總是盡力去解決。
為了適應教學要求,朱天珍老師總是不斷學習。剛參加工作時,她白天工作和勞動,晚上,還要伏在微弱的煤油燈下寫教案。她總謙虛地認為自己教學不夠好,為了教好孩子提升自己的水平,已經結婚生子的她周末背著孩子去幾里地遠的同學家請教探討教學。當時筆和紙很緊缺,她就背著孩子到沙灘上練習讀寫。
小兒子程青遠說,母親不喜歡給別人添麻煩,工作上也很認負責?!拔矣∠笾校赣H自從教后,就堅持批改作業(yè)。以前條件不好,母親經常伴著搖晃的煤油燈光,批改作業(yè)到深夜。她的一只眼睛因白內障失明后,仍堅持批改作業(yè)?!?/p>
堅守崗位不忘初心
1998年6月,朱天珍從她為之奮斗并奉獻了38個春秋的講臺上退了下來,但是她很舍不得孩子們。由于村小缺少教師,朱老師又被學校返聘,再次回到心愛的講臺和孩子們身邊。她更加珍惜這個機會,每天總是第一個到校,周末還負責看護學校,這一干又是20年。任何苦難都無法動搖她的決心和意志,2010年和2014年,她的丈夫和兒子相繼去世,面對兩位至親的離去,她忍著巨大的悲痛依然堅強地回到講臺,沒有把任何情緒帶給孩子們,反而更加慈愛。
2018年10月,朱老師感到身體極度不適,在家人的強烈要求下,她請了兩天假到醫(yī)院檢查,確診為罕見的“肺隱球菌病”,附帶“新型隱球菌性腦膜炎”“低鉀血癥”和“低蛋白血癥”。經過一個多月的住院治療,病情好轉。但從此每個月要靠4000元的藥物維持治療。出院后,朱老師再次微笑著站上三尺講臺,從未給學校提過任何要求。她在北京和上海的學生得知老師生病還堅持上課,專程回到家鄉(xiāng)看望她。然而,朱老師拒收了他們的慰問金,建議他們把錢捐獻給學校。村里的學生們要給她捐款,她也拒絕了大家的好意,她說:“我自己有工資,不能給別人添麻煩,大家都不容易?!?/p>
幾代人同上“最后一堂課”
“教了一輩子書,今天卻是最后一堂課了。往后,我就不能再教孩子們了。很舍不得離開講臺,也舍不得孩子們。”2019年6月19日下午,由于身體原因,朱天珍在太陽坡村小學西校教完了她任教生涯的最后一堂課。下課以后,學生們就要準備期末考試,而她也將離開堅守了60年的學校和教室,告別教育事業(yè)。得到消息的學生們紛紛前來,或坐或站,陪同老師上完最后一堂課。在人群中,有四五歲的孩童,有中年男子,也有60多歲的老人。而這些不同年齡段的鄉(xiāng)親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朱天珍的學生。60年間,朱天珍教過的學生不計其數。
村民嚴祖祥說:“朱老師教我三年級。十多年后,朱老師又教了我的兒子,后來又教了我的孫子、重孫女。真沒想到,她竟然能教我們一家四代人。我和妻子、4個兒子、2個兒媳、6個孫子、4個孫女、2個重孫女,算下來一共20口,都是朱老師的學生?!?/p>
67歲的盧文明含著淚激動地說:“朱老師教了我們家祖孫三代人,教了我們很多做人的道理,把我們都當做自己的孩子。小時候家里窮、姊妹多,經常吃不飽,朱老師經常給我們帶飯。我們的衣服破了,朱老師總是給我們縫補好。朱老師真正是個大好人,我們都很感激她,也希望她老人家別太累,養(yǎng)好身體,享受晚年?!?/p>
朱天珍老師為她鐘愛的教育事業(yè)無欲無求地奉獻了大半生,除了教育部和社會資源保障部聯合頒發(fā)給她的“鄉(xiāng)村教育三十年”榮譽證書和當地黨委政府授予的“優(yōu)秀共產黨員”榮譽證書外,她沒有向組織要過任何榮譽。她說:“我愛孩子,愛教師這個職業(yè)。能教孩子,和他們在一起是我最大的快樂,我很滿足。我是一名老黨員,不給組織添麻煩?!?/p>
78歲高齡,60年教齡,33年黨齡,朱天珍用數字串起了她平凡的教師生涯,用堅守詮釋著她不變的教育初心,用60年如一日的悉心呵護和大愛澆灌著大山深處的花朵,點亮了無數孩子的心燈,交出了感人至深的無悔答卷。